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昨天(2日)批准了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(俗称老年痴呆症)新药“九期一”(甘露特钠,代号:GV-971)的上市申请。消息甫一刊出,阿尔茨海默症再度成为“热词”。
数据显示,全球每3秒就新增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,每20年患者总数就会翻倍。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.6%,80岁以上人群则为30%至40%。人口老龄化的今天,“脑中的橡皮擦”该如何去除?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今天采访业内专家,就发病机制、预防方法及照护者关怀等关心的问题求解。
“脑袋瓜”问题病因至今难解
“是正常老化还是病态老化?这是许多老年人纠结的问题。”复旦大学附属华山老年医学科副主任黄延焱教授说,阿尔茨海默症是众多认知障碍症的一种,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日渐时受到关注。由于认知障碍症的发生需要缓慢过程,大约10至20年时间,也有人表示,人到85岁不是在照顾认知障碍症患者,就是自己患上了认知障碍症。
那么,阿尔茨海默症是如何发病的呢?专家表示,迄今发病机理还不明确,但可见现有病理特征,患者脑内Aβ沉积形成“老年斑”、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、脑葡萄糖代谢紊乱、脑神经元及其突触丢失导致脑萎缩等。“很多老人年纪渐长后,认知障碍逐步显现,恐惧、猜疑等情绪随之浮现,却又不敢前往诊断,怕被歧视、嘲笑”,黄延焱描述了许多患者的真实心声。
在专家看来,高血压、高血糖、慢性病、骨质疏松等均有生化指标来衡量。 而事关“脑袋瓜”的毛病,却没有相应明确的指标来界定。患者及家属对阿尔茨海默症最大恐惧,来自于认知障碍后出现走失、脾气暴躁、与人发生冲突等不可理喻症状行为的出现,这也是照护者最痛苦的原因。亲密的爸爸妈妈,变得认不出自己,对最爱的人冷漠而无情,家属对上述这些感情上难以接受。
认知可以储备,照护者心理应重视
科技如此发达,“脑中的橡皮擦”会否去除?许多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属不禁发问,“我以后也会得病吗?怎样才能预防疾病”。黄延焱表示,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本身就包括多重因素,一粒药丸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。预防疾病的发生,比治疗更有意义。她解释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不高兴参与社交、听力下降、受教育程度低、睡眠障碍等,都与发病有关。即便是新上市的药物,也停留在缓解症状,而不是根治疾病。
改善生活方式、培养健康的生活,多受教育多读书勤用脑,是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。国外一项针对修女人群的研究发现,身后将大脑贡献给科研机构的修女们,脑内Aβ沉积形成“老年斑”、tau蛋白过度磷酸化,但生前并未出现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症状。这与人群始终参与社会活动、传经布道、认知功能持续保持有必然联系。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,认知储备对防病十分有用。”专家说。
黄延焱同时强调,照护者群体非常值得关注,临床上许多患者的照护者因常年陪伴,也存在心理问题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上海不少医院已开设记忆障碍、阿尔兹海默病等专病门诊,定期回医院随访复查,医护人员可提供专业诊断、个性化治疗及照护指导。此外,加入病友家属会,同伴教育也可分享照护经验。专家最后表示,当发现自己有睡眠障碍、食欲不振、情绪抑郁,甚至越来越严重,请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心理疏导。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很多照护者面临的共同难题,不用回避它。
【链接】哪类人群易患病
高龄人群:年龄增长,导致机体内进行性衰退物质不断积累
有家族病史人群:疾病发生与遗传有关
过度肥胖人群:肥胖是危险因素之一,研究显示,30多岁肥胖的人,发生痴呆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三倍
高血压人群:研究显示,50岁人群收缩压超过130毫米汞柱时,痴呆风险比血压略微升高者高出两倍
抑郁人群:抑郁会导致睡眠和行为障碍
记住以下十大预警信号
记忆力衰退,记不起眼前或短期内发生的事;
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;
语言表达产生困难;
丧失时间观念与方向感,甚至会迷路;
判断力与警觉性降低;
理解力或安排事务的能力下降;
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;
情绪发生剧变,动辄发怒;
个性改变;
失去活动力,无法照顾自己。